当前位置: 行业动态 >
全球聚焦:2米高的麦屋天灯背后,有着怎样的故事?
2023-02-03 13:14:27    来源 : 高明发布

天灯,又叫孔明灯,俗称许愿灯、祈天灯,一般在元宵、中秋等节日施放,是一种传统手工艺品。在佛山市高明区明城镇麦屋村,长期传承着一种传统天灯制作方法。2022年,以“麦屋天灯”为名,这种传统制法入选高明区第四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,成为高明优秀文化的代表。

如今,麦屋村每年元宵佳节都会举办放天灯活动,外出乡亲全部会返村参加。有着近400年历史的麦屋天灯,背后隐藏着一段惊心动魄的动人故事。元宵节在即,让我们跟随麦屋村民的讲述,了解那段尘封的历史。

麦屋天灯。曾锦峰摄


(资料图)

麦屋天灯的诞生,绕不开高明历史上一位特殊人物:麦而炫。他是明末进士,曾任上海、安肃知县。明亡后,麦而炫跟随“岭南三忠”之一的陈子壮起兵抗击清军。在攻打新兴时,因敌众我寡,麦而炫中途遇伏,兵败被俘,被押往广州,他坚决拒降,最后遇害。

“麦而炫的抗敌行为,在当时属于保家卫国,他就义后,亲戚们虽然不敢公开招魂祭拜,但大家都感念他的忠烈,希望一缕忠魂能回归故乡,于是偷偷地燃放天灯,为忠魂照亮归家之路。”对家族历史有很深研究的麦屋村民麦满波说。

麦屋天灯。曾锦峰摄

相传在明朝灭亡后,朱聿鐭、朱由榔等明朝宗室建立小朝廷抗清。早已脱离官场,本可置身事外的麦而炫主动响应,募兵攻破清军占领的明城,迎接陈子壮等人抗清。后来,在攻打新兴不利,兵败之际,麦而炫留下“我已尽力,请带我告诉陈公(子壮),以后的事都有赖他完成,将来如能收复一城一县,请祭奠我一杯酒”的壮烈遗言,不屈就义。

麦而炫的忠烈,不仅感动世人,就连清廷也大加敬佩。在麦而炫英勇就义100多年后,乾隆四十一年(1776年),皇帝诏录明朝遗忠,给麦而炫加谥“烈愍”,祀忠义祠。

随着麦而炫被平反,事迹得到官方肯定,原本暗地举行的麦屋天灯活动逐渐走向公开,内涵也从为麦而炫招魂转为村民新春祈福活动,时间固定为每年元宵佳节举办。

已过七旬的麦屋村村民麦鹏成说,由于天灯保存不易,以前,麦屋天灯都是在元宵节前一两天才开始制作。当时,村民会集资到明城的圩市购买玉扣纸,再用本地竹篾扎制成天灯。

麦满波说,眼前这个高约2米,直径接近1米的大天灯,是2022年元宵节前村民依照古法制作而成的。

制作天灯的所需材料。曾锦峰摄

天灯的制作并不难,首先将宣纸对齐叠放,画出弧形进行剪裁,再用胶水将剪裁好的宣纸粘贴成形,固定在底部的圆形竹架上,就算完工。竹架内部,用粗铁丝绑成“十”字形支撑架,下面吊一块松香作为灯芯。放天灯时,几人合力将天灯底部抬起,一人点燃松香,等待片刻后,松香燃烧产生的热气流充满天灯内部,众人一起放手,天灯就会徐徐升空。

麦鹏成回忆,以前麦屋村放天灯,因为买不起松香,灯芯都用剪裁剩下的玉扣纸边角料制作。由于玉扣纸具备很好的吸油性,吸油后点燃能产生浓烟,方便天灯起飞,村民就将剩下的玉扣纸碎料揉成一团,挨家挨户收集食用油,再将碎纸团放在油里浸泡半天,做成灯芯。“那时候村里一听说要做灯芯,家家响应,主动献油,可热闹了。”麦鹏成说。

线

如今,随着麦屋村集体经济发展,制作天灯早已不用全村合力,灯芯也能使用更贵更好的松香,但这项古老习俗,却迎来新的挑战。

村民介绍,前些年,因为天灯升天后飘移方向无法控制,一旦风力、方向不稳或燃放不当,容易威胁高压供电设备、通信设施、山林等的安全。

经过一段时间的停飞后,希望延续传统的麦屋村村民,在有关部门指导下,找到传承习俗的新方法:给天灯底部拴条线,控制天灯的飞行时间与飞行距离,短暂施放后就收回,从而达成安全前提下延续传统的目的。

麦屋村民在制作天灯。曾锦峰摄

麦满波说,去年元宵节,麦屋村村民在高明区委统战部、高明区教育局、高明区文广旅体局等部门的指导下制作了新的天灯。放飞当天,六名村民共同将天灯撑起,点燃灯芯后将天灯放至天上。一名村民在地面紧紧拽住绳子,控制天灯浮空高度和飘移距离,确保安全。天灯悬浮片刻,村民将天灯拉下熄灭,确保安全。

“2023年,我们要放一个大大的天灯,祈愿新一年里大家万事如意,健康吉祥。”麦满波说。

明仔话你知

来源:高明融媒体中心李祥锐

编辑:高明融媒体中心麦颖琳

审校:谭健才、黎翠怡

X 关闭

相关文章

Copyright ©  2015-2022 亚洲变频网版权所有  备案号:豫ICP备20022870号-9   联系邮箱:553 138 779@qq.com